文学院 宋红霞
为期八周的台湾访学工作已经结束,在此期间,笔者先后在世新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东海大学等相关院系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听课等活动,台湾的高等教育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笔者又在台湾“国家图书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以及各大学的图书馆搜集了大量的专业资料。笔者对台湾的高等教育、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以及民众的文明素质诸方面感触颇深,详如下:
一、教与学、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使其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得到充分的落实。
(一)台湾高等院校以学生与教师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为师生的工作、学习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每位教师均可针对自己的课程特点决定其教学形式、考核方法,学校又为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不仅拥有自己的工作室或工作间,学校还为教师提供了助教、工读生岗位辅助教师的教学管理等工作,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使其既引领、主导教学工作,又安心从事科研工作;助教岗位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年轻教师、学生的工作学习能力,在其辅助之下,针对学生的各项教学工作诸如试验、交流、讨论、作业批改、田野实践等活动得以全面落实。此外,学生实践活动所需器材、材料费用等均由学校提供。如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电影学系的《影视制作》、《影音剪辑》等课程,课堂教授与课外实践充分结合,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所需的录影设备及相关材料,学生边课堂学习边实际操作,课程结束时已经能够在电视台的相关岗位熟练地从事相关的专业工作。
(二)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课程的授课模式来看,即便是实践性相对较弱的课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与学生本位原则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以笔者所旁听的台湾大学、世新大学的课程为例,研究生课程均采取“专题讨论”(seminar)的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述思路与方法、学生参与为主,其中学生参与的程度与比重很大,其基本方式以讨论、议论、辩论为主;每个专题均由学生做主题发言,其他学生讨论,教师讲评或补充,并提供自己的相关研究成果供学生借鉴。这种授课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研究热情,对某专题做到了深度了解,锻炼了其研究、讲演等方面的能力。本科生的教学模式中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分组讨论课占有一定的比重,对于学生搜集资料、协同合作、撰稿演讲等方面的能力均有极大的锻炼空间。此外,严格的课堂管理、课程作业、期中测试等教学手段与教学评价方式也充分保证了教学效果,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这种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并强化了问题意识,体现了“引导研究学习”的原则,也体现了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培养理念。
教与学、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校园与社会的隔阂,使毕业生走出校园即可进入工作岗位,熟练应对工作任务,从而避免了“学院派”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减轻了学生就业单位岗前再培训的各项负担。
二、台湾图书馆完善的建设与服务为研究者、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调查善本古籍与博硕士、期刊论文的过程中,笔者对台湾的图书馆有过深入了解,其文献资源的科学化管理、数字化程度,以及先进的设施与完善的服务等等,都给读者,尤其是专业研究人员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便利。
台湾多数图书馆拥有相当数量的高层次专业管理、研究人员,从而保证了图书馆最核心的文化品质。对文献资料进行科学化管理,典藏文献的数字化程度比较高。以台湾“国家图书馆”为例,其服务宗旨是“征集、整理及典藏全国图书信息,保存文化、弘扬学术,研究、推动及辅导全国各类图书馆发展。”具体而言即“提供复合式服务,实体与虚拟馆藏并重,纸本与数字化典藏兼顾。”这一点在古籍整理方面尤为突出,最能体现其研究实力,对古籍的编目、整理与研究工作非常细致深入,能够为读者提供准确、详尽的目录信息及网络检索资源库。同时,多数馆藏善本有胶片(微卷、微片)、影像资料,图书馆还提供了扫描、列印设备,以平价资费供读者列印、复印所需资料,在古籍善本资料的调查与获取而言,这是大陆多数图书馆所不能比拟的。此外,台湾国家图书馆所建立的“台湾博硕士论文系统”、“台湾期刊论文索引系统”、“政府公报信息网”、“全国图书书目信息网”、“电子数据库”、“数字出版品平台系统”均面向世界读者提供免费资讯;“古籍文献”方面所建立的各种数据库充分展示了其科研水平与服务深度,如“古籍影像检索系统”、“中文古籍书目数据库”、“金石拓片数据库”等,这些资源给汉学研究者以极大的便利。中研院各研究所的图书馆分类之细、藏书之丰富、服务之完善、专业化程度之高,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为各专业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最丰厚的研究资源。笔者在国图、中研院傅斯年图书馆查阅古籍善本期间,调阅善本原件的请求都得到了同意性答复,完全不需要任何人际关系方面的周折,搜集到不少重要的研究资料,多数善本均全本列印,既节省了抄录的时间,又保证了研究资料的准确性。在国图与傅图,笔者列印了近三十公斤的善本资料,足够今后几年的研究之用,可谓此行最大的收获。
学校图书馆是一所学校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服务对象主要是在校师生,高等院校图书馆的其藏书量与规模最能体现一所高校的实力与形象。大陆出版的重要专著、期刊,以及博硕士论文在台湾的高校图书馆中多数可以找到,大陆开发的数据库资源如“中国基本古籍库”、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也为其购入,为学生、教师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源和先进方便的检索数据库。傅斯年图书馆所订阅的大陆期刊之丰富堪比国内省级图书馆。
台湾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亦令人称赞。台湾“国家图书馆”中,多数资源(论文、期刊、报纸、工具书等)开架,复印、打印机等设施为自助使用;部分图书的借阅流程为网上调阅、柜台取还的方式。整个图书馆中工作人员虽不多,但秩序井然,读者可自由地各取所需。图书馆中环境幽雅、设施齐全,不少学生在这里查阅资料、撰写学位论文。台湾高校非常重视图书馆的建设,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图书资源、数据库资源的同时,还以优质的服务、人性化的场馆设施吸引着学生驻足,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主要活动场所之一。世新大学、台湾大学的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虽然馆藏差距极大,但在管理与服务方面无别,学生们在图书馆里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学习的安宁、方便与乐趣。在世新大学图书馆可自由徜徉于书库中随意取阅,自助扫描、打印设备亦任随读者使用,笔者在其电子资源检索区下载了不少博硕士论文、期刊论文等电子资料。
三、各种研讨课程、学术活动的参与开拓了视野,加深了与台湾同仁的友谊,促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
笔者先后参加了国家图书馆汉学中心组织的汉学研讨会,听取了国图每周主办的讲座;旁听并参与了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柯庆明教授等教授、世新大学洪国樑教授、黄启方教授的研究生课程,并进行了专业方面的交流,得到了诸位教授的启发,并赠予笔者专著、论文等资料。在笔者所进行的博士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领域,均得到了黄启方教授的鼓励和启示。同时,又与台湾师范大学的朱湘钰副教授、东海大学的陈美朱副教授、台北大学的吴惠玲副教授等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台湾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基础深厚、成就斐然,笔者在与前辈及朋辈交流的过程中,对台湾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视野有了更为切近的了解,对于自己目前所研究的专题在台湾的进展也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这些信息有利于笔者今后研究工作的安排、研究资料的整理与使用。同时,也使笔者通过台湾古代文学研究的动向来了解世界汉学界的研究进程与研究方法,从而以国际化的研究视野来定位、深化自己的研究。
四、台湾的文化建设、公共场所设施,以及市民的公共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文明程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塑造了文化台湾、文明台湾的国际形象与魅力。
城市公共设施的设计最能直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文明与文化导向。台北公共环境的文化建设非常成熟,彰显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展现出文明台湾、文化台湾的魅力。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公共交通设施、大学校园等所展示出的文化韵味。台北市政府与文化局共同主办的“台北文学奖”获奖作品展示在地铁车厢里,那些美文与诗歌虽非名家所作,但其中的人生感悟却给忙碌的城市增加了许多诗意,《时光里的黑豆》、《一只变色龙的末日手札》等等,让笔者直接把握到台湾当下的文学风气的脉搏;台湾大学教学楼前的古树围栏上,雕刻着并非世界名言但却更直接打动人心的警句:“如果你爱的够深,万物都与你谈心。近观一棵植物或一只动物,去发现它特别之处,将你的爱与欣赏之心呈现出来。”“当心灵完全专注于美,才是我们真正活着的唯一时刻。”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观合而为一。在台湾,甚至公共厕所的提示也充满文化气息:“蹲坐正对位,厕间保芬芳。”“便后随手冲,春泥了无痕。”此外,各旅游景点、美术馆、图书馆所推出的文化创意产品不仅精致美观实用,而且将传统与景点文化、历史等特征揉为一体,值得借鉴。每个大学甚至每个学院均有自己的形象产品,以世新大学终身教育学院组织的“文化之旅”活动为例,整个程序有条不紊、细腻周到,组织者们身着终身教育学院统一的服装,发给每位成员一个印有终身教育学院标志的粘贴,“赋归”(即活动结束)后赠予的记录本、百事贴、中性笔等均为终身教育学院形象产品,东西虽小但这个学院严谨周到的工作形象与文化形象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市民的文明素质同样代表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在台期间,交往最多的是世新大学的老师、学生以及各图书馆工作人员,他们的敬业与彬彬有礼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公车、计程车司机普遍地礼貌、热情,而所遇路人会详细地指路,或者画线路图,甚至不辞劳苦送你前去,所以在台湾不必担心迷路。此外,各种公共场合所表现出来的已经定型为习惯的文明素质,处处体现出社会公德,如公交、地铁、商店、摊点的自觉排队,青年男女落落大方的交往,人们的礼貌用语等等,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总而言之,此次台湾之行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既开阔了眼界,拓宽了工作思路,又增进了兄弟单位及学术同仁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今后的教学工作与学术研究工作进一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