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浅海峡谊,悠悠台湾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016年秋季学期,我校选拔了三十七名同学赴该台湾访学,现收录同学们四个月的心得,有值得借鉴的台湾欧美式教学方法、有狂虐“单身狗”的软语温存的爷爷奶奶、有值得沉思的台湾青年人的某些意识、有对两岸血浓于水情谊的感怀与期盼……
中国文化大学位于台北市,创立于1962年。2013年,我校与中国文化大学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和学生交流协议。
(刘盛楠,外语学院2014级)
去年九月抵达台北时,时间是中午。台北桃园机场里安静的氛围,是我对台湾的第一个印象。拖着大大的行李箱跟着中国文化大学的带队老师登上学校的大巴车,就这样和台湾打了第一个照面。从桃园机场到台北阳明山上的文大校园,接近两个小时的车程,转机的劳累袭来,忍不住让人昏昏欲睡。汽车一路上爬,终于来到了我要在此交换一学期的文化大学。时值九月,气温仍然居高不下,迎接我的是我并不习惯的潮湿闷热的气候拖着行李在校园里爬坡,内心忍不住叫苦不迭。开完简短的欢迎和介绍会议,走进自己的新寝室,我发现自己还要面对第二天就要开学上课,我需要在接下来的半天里快速安顿下来的事实。就在我以为来到台湾的第一天就要在灰头土脸的疲惫里度过时,室友带我出去熟悉校园和吃晚饭,我得以接触到当地的人民,我的坏心情一扫而空——台湾人特有的热情和彬彬有礼在第一晚就实实在在地打动了我。
的确,估计很多人第一次来到台湾时,都会首先注意到当地人的热情和礼貌。在台北作交换生的四个多月的时间里,这也是我一直很感慨的地方。无论是在便利店、商场购物时,营业员双手接钱找钱和那一声声的“谢谢”,还是在问路时的友好态度,都会让人心里暖暖的。在捷运站里的电梯上,大家自动站在右侧,电梯左侧空出来给着急赶捷运的人行走,站台上则都是齐整的排队的队列;公交车上和捷运里,没有人吃或喝东西,干净整洁又安静,这些公共场合的细节,都让人对台湾人民的高素质肃然起敬。去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跨年之际,许许多多的市民来到台北101附近,等待零点的烟火。我当时和很多小伙伴们在101附近做义工,倡导垃圾分类回收,我注意到,那么多街道上坐满了人,但几乎没有人往地上乱扔垃圾,这件事也是让我感触很深,记忆至今。
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也是让我收获颇大。虽然在文大学习的专业课相比较山财的专业课而言,进度会慢一些,但是我觉得两岸的高校侧重点不一样,各有长处。在文化大学法语系四个多月的学习,我遇到了很多认真负责又风格各异的老师,更是结交了很多朋友。文大的学习资源很丰富,系上的法国老师很多,听他们上课会对法语这门语言有更深的不同的理解,而且还有很多外国的交换生,在法语角与他们的交谈也是锻炼口语的好机会。这四个多月的学习,实在是全面而又丰富多彩。
如今离开了台湾,回到家乡,我能感觉到那里的回忆永远占据我心里的一部分。我对自己的学业和未来方向有了新的思考角度,更重要的是,我深刻认识到同理心的重要性,并且努力想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或许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上学期的台湾交换生的经历,不虚此行。
(张岱晗,会计学院2014级)
在台湾的129天,是我一生的宝贵经历。能获得这次获益良多的交换经历,真的是十分幸运。
2016年9月份,经过了一道道手续,我终于踏上了台湾这块土地,内心自然是激动无比。四周的繁体字和入耳的台湾腔,当时那种如梦似的不真实的感觉现在依然能够清晰地回想起来。
初来台湾,最先感受到的是这里的环境。台湾的环境真的是很好,天很蓝云层很厚,舒云卷卷令人心旷神怡,让我这个来自山东饱受雾霾困扰的人感到无比开心。我去交换的学校——中国文化大学——是建在台北阳明山的半山腰上,俯瞰淡水河与台北市,风大雨沛,自然风光自是更不必说。上有擎天岗、七星山,下有林语堂故居,兼具自然与人文。校内建筑亦是别具一格各有特色,除了现代化的体育馆大孝馆,其余均是古色古香的传统式瓦顶建筑风格,颇具古典气息。能在如此环境里读书,实在是幸事一件。
来台湾读书,少不了四处逛逛,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认识台湾,形成自己对它的看法。这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也令我最有感触的,是人与人之间一些约定俗成的小习惯。
首先,这里的人们爱说“谢谢”。不管是同学之间、老师之间,还是早餐店的阿嬷、7-11的店员,甚至是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在受惠于人的时候,无论大忙还是不起眼的小事,一定会大方真诚的说句“谢谢”,既不遮掩,也不扭捏。仅仅两个字,就让整座城市充满人情味,也拉近了初来乍到的我与台湾的距离。
如果你到过台湾的捷运、商场等地方,就会发现在扶梯上人们只站在右边,把左边留出来给有急事的人快速通过。这样一来,捷运站、商场等地马上变得有序起来。无论是谁,都心照不宣的遵守这个小习惯。对比之前经常遇到的不排队乱挤甚至插队现象,真的是感触颇深。
如果让我说,这半年你究竟交换到了什么。答案就是:独特的经历,独立的思考学习能力和一些良师益友。很多人羡慕我得到这次难得的机会,我也感激学校给了我这个宝贵的机会,我觉得真的很幸运。
以交换生的名义赴台求读,虽无留学之名,却近乎留学之实。我的求学经历,我的困惑和喜怒哀乐,将必然为以后赴台留学者所延续并感受......从此以后,台湾在我眼里不再是一个岛那么简单,因为它承载着我许许多多的回忆、留恋和梦想。
(赵紫旭,艺术学院2014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而我只想在台北安乐到死。
台湾破得很,飞机落地即此印象,临离开,依旧是这种感觉;即便如此,仅仅这半年,足够让你爱上一座城市。台湾的城建很差,电子金融又落后,人的思想单纯到可爱,常常开玩笑时候嘲笑他们这是一国两智。不如大陆之处不胜枚举,经济文化政治大陆处处领先,然而,却永远比台湾差一个尊重。
【自然之尊重】
台北是干净的,我敢在雨天穿一双白鞋子出门;一双鞋子可以一月不洗。阳明山上时时会起雾,但却从来没有霾,那是像真正的仙境。天是正儿八经的蓝,不会只有在什么重大活动的时候才请出来做个样儿。
台湾对于环境的保护似有一种执念,大街小巷的植被繁盛。没有清洁工和垃圾桶却从来一尘不染。他们说,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么,为什么要惊奇。所以为了能好好活着,台湾是不错的选择。
【生命之尊重】
阳明山上最不缺的就是动物,人多,小动物也多。
仇人坡和小吃街被狗占领:大黄、阿花、大黑小黑们,他们是校狗,在学校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你可以在Facebook上骂校长,但绝不能骂校狗,毕竟走夜路时候能跟在你后面保护你。其实他们就是一群好命流浪狗,经常霸着各商铺的门口睡觉,没有人赶他们,老板和学生们又自发承担起了喂养他们的义务。
学校有猴子,松鼠,上山时候经常见到保育的帝雉以及一些从来没见过的动物,这些小东西也不会怕人,有时候拿点东西喂他们他们也很亲近的凑过来。在这里,各种生命均被善待。这种和谐的状态,让人感觉很舒服。
(吴晓迪,艺术学院2014级)
我是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一班的吴晓迪,很高兴能够在大三上学期有机会到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交流学习,一个北方妹子去宝岛台湾领略不一样的美,感受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
文化大学坐落在台北阳明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士林官邸,当年蒋介石和其夫人居住的地方,相近的外双溪就是台北故宫的所在地,专业原因我多次和同行的小伙伴去这里看画展,常常感慨当年许多经典的画作出现在这里,又常常感谢保存的这么完整能给大家留一个这么美好的回忆。至今还记得看到梁楷《泼墨仙人图》的惊讶、看到马远斧劈皴法的感慨、看到毛公鼎的赞叹,这都是我学习生涯中宝贵的经历。台湾的学习环境和大陆也大不相同,很轻松、很自由也很欢快。老师每次上课精神气都很足,也常常每节课都开玩笑说“谢谢你们来上我的课,我很感恩,希望你们在我的课堂上会过得很愉快”,其实,我的收获最大的也是每天要学会感恩,感恩身边的同学、老师。学校很美,有著名的夜景圣地:情人坡。他就在学校体育馆的后面,我常常从傍晚坐到天黑,看整个台北的灯光一点一点的亮起来,吹着风,好不惬意。
这半年,我去过了好多地方,基本上玩遍了整个台湾,走过阳明山、台北101、象山、士林夜市、艋舺夜市、东吴大学、台南、垦丁、高雄......数不尽的旅途充实而自在,台剧中许多重要的场景都出现在我的眼睛里,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建筑、甚至是熟悉的花草,浪漫又温馨。短暂的旅途会在不同的地方会遇到不同的人,但他们都很善良,没有距离感又很安心的那种感觉,他们会热情的给你指路、告诉你没有被太多商业化的美食、甚至都会带你到那个地方。这种美好让人时时感恩。尽管我的半年常在台北的阴雨中度过,但我的心很暖,时常感受到身边的美好。
非常感谢学校能给我们这次机会让我接触不同的事物,半年的访学经历让我成长了许多,自立、坚强、和善。我会时时怀有感恩之心,感恩自己遇到的人和物,感恩的对待以后成长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感恩的对待生活。也希望自己不忘初心,在专业的道路上更加努力。